当美媒《BR》抛出“火箭休赛期应全力追求杜兰特与特雷杨/莫兰特”的交易构想时,整个NBA圈子顿时沸腾了。这一构想仿佛在向联盟其他29支队伍宣告,下赛季火箭队将挑战总冠军的宝座。这一构想若成真,火箭队将组成由特雷杨、阿门·汤普森、狄龙·布鲁克斯、杜兰特和申京领衔的“梦幻五虎”,再辅以伊森等实力悍将,纸面实力足以与曾经的宇宙勇相媲美。
然而,冷静下来细想,这背后隐藏的交易方案是否真的可行,却充满了未知和挑战。首先,让我们看看第一笔交易的可能性——用范弗利特、小贾巴里·史密斯、惠特莫尔以及三个首轮选秀权去交换杜兰特。这一交易若被太阳队接受,便意味着他们承认了“杜兰特+布克+比尔”的三巨头组合的失败,开始进入重建模式。然而,火箭队的筹码真的足够诱人吗?范弗利特的合同即将到期,小史密斯本赛季场均数据虽不算差,但与前两个赛季相比有所退步。惠特莫尔虽是潜力股,但他的打球风格偏独。至于那三个首轮选秀权,虽然价值不菲,但对于火箭来说,这四年辛辛苦苦的重建是否真的愿意为了35岁的杜兰特而舍弃这些资产呢?
再来看第二笔交易——用谢泼德、杰伦·格林、泰特以及两个首轮选秀权去交换特雷杨或莫兰特。如果老鹰队放走特雷杨,灰熊队放走莫兰特,那都意味着这两支队伍也将进入重建阶段。火箭队的报价看似“抢劫”,但仔细分析,谢泼德作为新秀尚未证明自己,杰伦·格林虽然场均得分不错但效率低下,泰特更是处于边缘轮换位置。两个首轮选秀权的价值也不符合这两位球员的实际价值。尤其是灰熊队送走莫兰特,无异于自毁长城。尽管他场外麻烦不断,但年仅25岁且场均数据出色,本应是建队基石。
即使这两笔交易奇迹般地达成了,这套“银河战舰”也难逃结构性矛盾。特雷杨和莫兰特都需要大量球权,而杜兰特的中距离单打也依赖持球开发。球队中的得分点过多,却缺乏稳定的组织者和外线投手。更衣室里的权力分配也将成为一个难题——谁将是老大?特雷杨还是杜兰特?而且莫兰特的刺头属性是否会破坏球队文化也是一个未知数。此外,火箭队花费两年时间打造的防守体系可能会因此而千疮百孔。
《BR》认为这套首发阵容比雷霆都猛,但雷霆的成功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亚历山大攻防一体、切特空间型五号位以及杰伦·威廉姆斯全能锋线等球员的配合。反观火箭构想中的阵容,过于依赖杜兰特的三分投射,而特雷杨和莫兰特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三分射手。这样的阵容空间拥堵堪比早高峰的北京三环。一旦对手收缩防线,申京的低位单打和特雷杨的突破都将面临巨大的困难。如果火箭队冒险梭哈后失败,他们将彻底失去之后补强的筹码。
火箭队若想复制勇士王朝的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两个巨星,而是需要三个顶级3D球员和一套成熟的传切体系。历史已经多次证明——篮球不是巨星连连看。篮球需要的是团队合作和战术的配合,而不是把五个需要持球的人硬塞在一起。退一步讲,火箭管理层真的会如此疯狂吗?总经理斯通一直以“稳健”著称,他更倾向于培养新秀和签下经验丰富的老将作为托底。这套策略虽慢但稳,让火箭从摆烂队蜕变为西部第二。若突然推翻长期规划,押宝在34岁的杜兰特和防守能力存疑的特雷杨身上,无异于亲手炸毁亲手搭建的大厦。
《BR》的构想虽然看似美好,但却脱离了现实。真正的冠军之路需要耐心、化学反应、战术细节的打磨以及季后赛经验的积累。而不是靠几笔巨星交易就能速成的。火箭队若被这类建议蛊惑而盲目行动恐怕会重蹈2013年篮网的覆辙——掏空未来换来老年巨头最终落得五年暗无天日的结果。因此与其幻想杜兰特和特雷杨能拯救世界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