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23日的夜晚,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的评议组在忙碌而紧张的工作中,进行了本赛季第8期的裁判评议。这期评议的重点聚焦于四个判例,它们均来自于中超联赛以及中国足协杯赛事中的俱乐部申诉。
经过仔细研究和讨论,评议组最终认定关于中超联赛的三个案例均判罚得当,没有出现任何错判。这一结果不仅为场上球员和俱乐部带来了公正的评判,也间接驳斥了本轮申花、国安等队受到裁判“特殊照顾”的争议之声。
在这期评议中,最受关注的一个案例莫过于中超第8轮比赛中,泰山队外援泽卡所得到的红牌。在那场泰山客战国安的比赛中,泽卡在一次争抢中不慎与国安队长王刚的腿部产生了接触。主裁判唐顺齐果断地判定泽卡犯规,并出示红牌将其罚出场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判罚并没有启动视频助理裁判(VAR)系统进行介入。
评议组经过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后认为,泽卡在争抢中使用了不合理的动作,脚底蹬踩王刚的脚踝至跟腱部位,这种力量和强度较大的动作导致了王刚的踝关节出现变形,直接危及了王刚的人身安全。因此,评议组一致认为这应该被视为严重的犯规行为,并给予红牌罚令出场。对于主裁判唐顺齐的判罚以及VAR未介入的决定,评议组给予了肯定。
此外,中超第8轮另一场比赛——三镇队客场挑战申花的比赛中,三镇队的郑浩乾虽然破门得分,但裁判在经过仔细的审视后认定其越位在先,因此进球无效。这一判罚引发了三镇俱乐部和球迷的不满。
对于这一判例,评议组经过细致的讨论后认为:在VAR系统进行越位位置查看的过程中,对于攻方触球的关键帧选择是正确的;在划线时,选择了攻方队员的肩部和守方队员的膝部作为参照点,部位选择和划线落位均准确无误。整个VAR操作过程完全符合规范,判罚结果正确。因此,评议组认为裁判员在判断武汉三镇队越位犯规以及随后的进球无效的决定是正确的。
通过这期的裁判评议工作,不仅为各俱乐部和球迷提供了公正的评判依据,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足球裁判的专业水平和公信力。